四川發布科技成果轉化報告
10月20日,第七屆中國(西部)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推進會上,《2019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》出爐。該報告以省內385家科研機構、高等學校、企業為樣本,從科技成果規??偭?、區域分布、轉化方式、收益分配等方面進行分析。
看總量成都平原經濟區占絕對優勢
報告顯示,全省去年共產出科技成果25618項,較上年增長14.98%。四川涌現出一大批優質科技成果,25個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。
關注基礎研究。2019年四川省2萬余項成果中,基礎研究類成果10262項。
成果的產業分布與全省“5+1”重點產業緊密結合。電子信息、裝備制造、食品飲料、先進材料、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領域共產出應用技術成果8751項,轉化2365項,分別占全省總量的67%、63%。
成果區域分布呈現“干支結合、區域協同”發展格局——全省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成都、綿陽、德陽、南充、樂山、宜賓、遂寧等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。在五大經濟區中,成都平原經濟區科技成果數量處于絕對優勢,占全省科技成果總量的84.75%。川南經濟區是我省科技成果增長較快地區。
看轉化轉化總收益68.64億元
報告顯示,2019年全省轉化科技成果3738項,同比增長78.5%;轉化總收益68.64億元,同比增長146%。其中,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達1216.2億元,居全國前列。
轉化總收益激增,一方面由于擴大了統計范圍,另一方面得益于大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頻出。從平均值看,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均價大幅提高,平均每項轉化收益為183.63萬元,同比增長38.36%,表明科技成果的技術價值含金量越來越高,科技成果轉化質量不斷提升。
據報告統計,2019年轉化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科技成果192項,轉化金額在500萬元-1000萬元的科技成果98項。僅四川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——“開發針對FLT3、JAKi和VEGF的多靶點抑制劑用于重度銀屑病”,作價投資合同金額就達3000萬元。
從區域看,成果轉化總數從高到低依次為成都、德陽、綿陽、遂寧、自貢、宜賓、樂山。上述市(州)科技成果轉化總量占全省科技成果轉化總數的92.64%。
從成果轉化收入分配看,2019年全省成果轉化取得現金與股權收入總計61.34億元。
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內容和指標,加強成果數據資源開發利用,為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科學數據支撐。